儿时走在大街小巷,常常会看到老一代的面塑匠人,通过神奇的一双手,轻轻松松就捏出孙悟空、猪八戒,那时小伙伴们最高级的玩物,就是买上一个卡通的面塑,面塑作为东北的特殊工艺产品,为东北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历史传承,作为民族手工工艺,面塑的工序比较复杂,还是一个精细的活,对于老艺术家来说,完成一个面塑的制作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!
层叠飘逸的裙摆、婀娜纤细的身形、清秀细腻的面庞……这些“仙气十足”的仕女面塑,每一个人人物形态各异、神情不一,有的灵动活泼,有的闲适慵懒。儿时面塑,俗称“捏面人”。小小的一块面团,经过面塑匠人的巧手,就可以为小孩子们变成了一件件活灵活现、造型各样的人像作品。很多面塑的形象都是从中国古典传说、名著、神话故事中寻找灵感。古时候有“面塑多以精细小巧见长,在手掌之上便可摆放一台戏的说法”用面塑工艺可以将鹊桥相会等桥段,以面塑形式展现出来。
在制作面塑时,先要备齐小麦粉、糯米粉、颜料以及各种辅料,接下来就要开始长达两至三小时的揉面过程。“面团颜色、弹性稍微没达到标准,就要重和一遍。”东北的面塑工艺人揪出一块拇指大小的面团,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揉,然后再从桌上摆放的十几种工具中取出一把尖头塑料小刀,一点一点灵巧地点、刻出面塑人物头部的下颚、鼻梁、眼眶的轮廓,最后再用手搓出如丝般的睫毛、如芝麻大小的眼球后,通过镊子仔细地粘在相应部位,这样一个人物的头部就通过面塑匠人的双手呈现出来!
人像的头部完成后,面塑工艺人接着会捏出人像身形进行黏合,通过切、划、挑等手法,一条条地做出衣纹的褶皱感。这时候“有的服饰需要展现出里外两三层的效果,不仅要在颜色上有所递进和区分,同时还要将纹理方向把握得当。
东北面塑工艺人通过一双巧手塑造出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、异域风情、民国经典、古典风格的人像面塑作品,然后渲染出不同的场景形式多样,服饰颜色绚烂,配件花样繁多。而且每一个作品就是一个故事,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灵魂。东北的面塑技艺不仅获得国内认可,更在世界崭露头角,面塑艺人努力传播我们中国传统面塑文化,受到很多外国人的喜爱。从另一种角度来看,东北面塑不仅是一门艺术,更是一种传承,它来源于生活,其实就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形式。
总得来说,东北面塑的存在,更像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,它悄然无声的静静的待在那里,就是一种美好的景象,是一种静谧的象征,一个个生动的面塑小人和场景,惟妙惟肖,彰显着面塑手艺人的高超技艺,每一个精彩绝伦的面塑作品后面,都有一颗赤子之心,守护着中国传统文化面塑的传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