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思君如百草,撩乱逐春生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3 08:38:51    


那时的母亲还年轻,头发黑得发亮,腰杆笔直。那时,总是刚出了正月,就要跟着母亲去麦田里锄地了。母亲走在前面,我扛着小锄跟在后面,走到村后的那条大河边,我总是停下脚步,河很深,却没有一滴水,冬季北方的河都是干枯的。河畔上,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头,试探着,看看春风是不是暖了,看看雨滴是不是落下了。我站在这头,望向那头,小草芽儿似有若无。


后来,我在课本上学到了一首诗:

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——唐·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

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是的,这就是我每年站在河畔上,从这头望向那头看到的感觉,这是我最喜欢的春天的样子。

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春天以这样的样子告诉我她来了。那满河畔的春草啊,嫩嫩的,今天还是鹅黄,明天已经变成了嫩绿。

只是长大后,我才知道,那青青的草啊,如缕缕碧丝,缠绕着春恨情愁,也缠绕着相思。


《饮马长城窟行》

汉 · 乐府诗

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。

远道不可思,宿昔梦见之。

梦见在我傍,忽觉在他乡。

他乡各异县,辗转不相见。

枯桑知天风,海水知天寒。

入门各自媚,谁肯相为言。

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

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

长跪读素书,书中竟何如。

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。



青青河边草 ,悠悠天不老。野火烧不尽 ,风雨吹不倒。青青河边草 ,绵绵到海角。海角路不尽 ,相思情未了。......


当这首《青青河边草》再次在耳边响起,熟悉的旋律直击心灵,眼眶中竟然瞬间溢满了泪水,那是我的青春啊!


当年“琼瑶剧”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,我正和《青青河边草》中的小草一样的年龄;当农村的孩子也在传唱这首歌的时候,我已长成亭亭少女,正是豆蔻年华、情窦初开,痴迷于“琼瑶剧”里缠绵悱恻的爱恋。


多年以后,读了那么多古诗词,才知道琼瑶的很多书名都取自古诗词中,改编成电视剧后主题曲也是多由古诗词衍化而来。这首《青青河边草》就是由汉乐府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化用而来。

“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。远道不可思,宿昔梦见之。”河畔青青的草儿绵延不断,就像我思念远方的人儿一样的缠绵。远方的人儿不知在何处,天涯海角、山高水远,思念又有何用呢?只是昨夜梦中又见到了他。


“梦见在我旁,忽觉在他乡。他乡各异县,辗转不相见。”梦中他就在我的身旁,忽然醒来,发现身旁什么人都没有,他还是在远方。远方的他今日在这里,明日在哪里?行踪不定,辗转四方,是不可能相见的。


“枯桑知天风,海水只天寒。入门各自媚,谁肯为我言。”窗外枯萎的桑树落光了叶子也知道起风了,海水即使不结冰也会感受到天的寒冷。人们都回家各自与亲人团聚,欢声笑语,情意暖暖,谁又会来关心我呢?


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有客人从远方而来,送我双鲤鱼。我呼唤孩子赶快来把双鲤鱼打开,里面藏有尺素书。


这里的“双鲤鱼”一直存有争议闻一多先生认为“双鲤鱼”是鲤鱼状的“藏书之函”,上下两片,一底一盖,分之二鱼,故曰“双鲤鱼”。“尺素书”是写在绢帛上的书信,可以藏在鱼腹中。


也有人认为“双鲤鱼”就是活的鲤鱼,来源于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陈胜把写有丹书“陈胜王”的绢帛塞进鱼腹中,士兵买来剖开鱼腹,发现帛书,遂传“陈胜王”是天意神授。是以借迷信来鼓动人心,后便有人借此佐证“双鲤鱼”是活鱼。但目前来说,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更广为大多数人接受。


“长跪读素书,书中竟何如。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。”我恭敬地跪着打开素书,细细地读,书上写了些什么呢?上一句叮咛我,他不在的日子里,要我好好吃饭,下一句又说虽然不能团圆,但是我们要永远地思念着彼此,直到相聚的那一刻。


这是一首“思妇诗”,以一个思妇的口吻碎碎念地思念着远征的丈夫,她白天想他,夜里梦见他,可就是见不到他,直到收到他从远方捎来的书信,她似乎看到了一点儿相见的希望,谁知信中写的不是归期,而是劝她要好好吃饭,还说他在远方一直思念着她。日夜的相思之情又何止区区一尺素就能写得完的,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吧:“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。”



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、“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”古有相思,今亦相思,相思如青草,野火烧不尽,风雨吹不倒。


《青青河畔草》

汉 · 古诗十九首

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

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牖。

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

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

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


琼瑶“抄袭”了“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”,乐府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却也并非原创,原创是《古诗十九首》里的一首《青青河畔草》。古代的诗其实就是歌词,《诗经》里的《风》就是各地的民歌,《雅》、《颂》就是宫廷王室的音乐家创作的主旋律歌曲。《诗经》是先秦的歌词,那么汉乐府和汉代的《古诗十九首》也就是汉代的歌词,而且这些诗歌都是由广大人民集体创作、口口相传的。


其中一人唱了一句,其他人觉得好听,可接着唱下去就不一定是一样的词了,比如这句“青青河畔草”,在这里接的是“郁郁园中柳”,在《饮马长城窟行》里接的就是“绵绵思远道”。单“青青”二字开头的也有“青青园中葵”,“青青陵上柏”等句。


这首诗歌写的也是一位女子思念远游在外的丈夫,与《饮马长城窟行》“思妇”自述不同,《青青河畔草》是以旁观者的视野,以第三人称写的。诗中的女子原本是一位歌女,如今嫁做人妇,丈夫却成了游荡在外、羁旅忘返的游子。女子独倚高楼,形单影只,明月皎洁,更添思愁。


“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”河畔的草儿青青一片,园中的柳树郁郁葱葱。思念的人儿离家之时,她是否折柳相赠,是挽留,还是祝福?大概自己也说不清吧。



“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牗。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”明月流光皎洁,楼上的女子盈盈地当窗而立,月光映照下,妆容愈发艳丽,红粉粉的脸庞儿,纤纤莹润的素手,是那么地美好。


“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”她曾经是卖唱的歌女,如今却成为了游子的妻子。游子远行在外,常年不归,丢下她独守空房,这难以排遣的寂寞又怎能忍受呢?


诗中的女子曾是位歌女,不知是怎样的机缘结识了如今的丈夫,当初的他是否有着潘安的貌、柳永的才?当初的她是否又像杜十娘,或者《霸王别姬》中的菊仙那样,为了追随深爱的男子,义无反顾地花钱为自己赎身?她要的不过是“但求一心人,白首不相离”;她要的不过是夫妻恩爱,过着平淡如水、岁月静好的日子。她不知道,她以为的平凡和简单的幸福,却是世界上最不平凡、最难得的东西。



《自君之出矣》

唐·李康成

自君之出矣,弦吹绝无声。

思君如百草,撩乱逐春生。


相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当然是“自君之出矣”就开始了。山一程,水一程,风一更,雪一更,君向远方行;春风依依,春草青青,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你不在身边,一切良辰美景都成了虚设。


“自君之出矣,弦吹绝无声。”自从夫君你离开家以后,独守空闺的人是寂寞的,是无聊的,是空虚的,是苦闷的,再也提不起兴趣采一朵花来插瓶,再也无心弹奏那把七弦琴了。知音不在,弦断有谁听呢?


“自君之出矣”和“青青河畔草”一样,许多诗人们以这句开头,写下了三十多首嵌句诗,如宋代徐照的:


自君之出矣,懒妆眉黛浓。

愁心如屋漏,点点不移踪。


如唐代雍裕之的:


自君之出矣,宝镜为谁明?

思君如陇水,长闻呜咽声。


还有南朝梁范云的:


自君之出矣,罗帐咽秋声。

思君如蔓草,连延不可穷。


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张九龄的:


自君之出矣,不复理残机。

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。


“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”,多么美,多么幽怨的诗句啊!记得当年我也曾夜夜望着窗外的满月,看着它一夜一夜清瘦下去,心底想着远方的人儿,默默念叨着:“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。”



可是当我读到这句“思君如百草,撩乱逐春生”时,心一下子就被俘获了,瞬时把“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”抛在脑后。是的啊,春天的百草,随着春风春雨,无论是田野垄头,还是山间河畔,就那么不管不顾地迅速蔓延滋长起来。


相思不就是这样吗?一念之起,便如百草丛生,纷繁、杂乱,扯不断,踩不灭,野火烧不尽,风雨吹不倒,只能任由它在心底蔓延,直到袭遍全身......


自君之出矣,相思便开始滋生,开始是一点一点,就像初春的河畔,是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;慢慢地便悄悄蔓延,如仲春的河畔,百草绵延,“撩乱逐春生”;再接着就不可遏制地疯长起来,即使在冬天枯萎了,还是在春天再次来临之时重新萌芽,真的就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