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远远的传统,沉沉的哀思。
四月,初春时节。大自然绿了,铺了满天满地,遍山遍野的绿。
小草抽芽了,嫩绿;杨柳爆青了,翠绿;林间新发树叶了,碧绿。梨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白的。点缀了大地,为即将举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。
近了!近了!踏着伶仃飘落的白色花瓣,觅着悲痛、相思,远方的子孙归来。手里大捆大捆的黄纸钱,绑着红绳,带到墓前。
杀鸡、煮肉、倒酒,放碗里供奉了,两边就是伫立的红烛、梵香。点起火来,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,熊熊的火光燃烧起来。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,骤起冲天的哀愁。
悼念着,悼念着,炙热的火光,闪烁的泪花。为已逝的亲人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。愿相思顺着这仪式寄出。
此时此刻,黄帝陵也就是热闹非凡,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赶来悼念这五千年华夏的始祖。
清明,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兴起,家家残羹剩饭,昏暗烛火,为了悼念这位忠臣。
现在随着岁月流逝,成了全中华儿女悼念祖先的节日。每到这月这天,站起来的就是巨大的一个中华的传统与民族的一种精神,它就是大家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,就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!
忆清明·祭祖,每当想起,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风中摇曳……
一路上,阳光明媚,春风拂面。公路两旁,往常常见的清明花,如今已经是寥寥无几。大家先来到了镇上,在镇上,大家买了:馒头、猪肉、纸钱、蜡烛、香、黄纸……之后大家又乘汽车沿着乡间公路到达了老家。
到了老家后,大家顾不上休息,便上山祭祖去了。来到祖坟前,爷爷把准备好的馒头和猪肉都贴上了红纸盛在了碗中,放到了墓碑前。然后大家把许多的纸钱放在后面,用火点燃,让祖先也用得上钱。大家又把香点燃,磕头祭拜,我心中暗想:祖先啊!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学习和大家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——节节高。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风顺,全家人万事如意,心想事成,身体健康。祭拜完以后,爷爷再把蜡烛插在两旁,把两张黄纸用石头压在墓碑之上。再把猪肉和馒头拿走,进行下一个墓碑的祭拜工作。有的墓由于年代太久远,上面长满了花草,无奈,爷爷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机点燃花草。火助风威,风借火势。火浪卷着黑烟扶摇直上,下面则就是纸钱飞舞。在这种情况下祭拜,别有一番情趣。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《寒食野望吟》: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祭拜完后,爷爷他们灭了火,提着篮子下了山。
下山回了老家之后,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遗像前,爷爷把剩余的纸钱等祭拜用品都烧了。在老家吃了中午饭后,大家就乘车回去了。
清明节祭祖给我留下的就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忧伤。因此,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,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脑海里。让我久久难忘,也无法忘怀。
又是一年清明时,不禁让人想起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,这首古诗道出了古人对亲人的眷眷思念,而我们家乡的清明节传承了古人的习俗:扫墓、吃青团、放孔明灯等等。
清明这一天,我们全家人都去给我的太爷太奶奶扫墓,在路上,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,我不禁想到了太爷太奶奶生前对我的宠爱,眼前浮现出他们这慈祥的脸庞,回想起太奶奶编毛衣的情景,想到这里,我的鼻子一酸,眼泪也“溜”了出来。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虽然今天没下雨,阳光照在我身上,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。太爷太奶奶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,一到这儿,爷爷就在太爷太奶奶的坟前摆上了苹果、饭团等供品,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,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,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。轮到我了,爷爷一边叫我鞠躬,一边请太爷太奶奶保佑我平平安安,能考上大学。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太奶奶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。等扫墓仪式结束,太阳已经西斜了。大家纷纷往回走,可能是心情轻松了许多的原因吧,他们表情不再严肃了,而是相互说说笑笑,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,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,油菜花金黄金黄的,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,河水清澈见底,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,船上的人,撑着篙,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!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,姑姑随手折了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,我一下子成了机灵小红军。
逝者已去不可追,请君珍惜眼前人。清明墓碑前,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,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,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。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,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,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,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,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。让孝敬之心日日在,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,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,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,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,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,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。
大年三十终于到了。听爸爸说今天有个重要的仪式。我们吃过早饭,只见爷爷奶奶就忙开了。
爷爷拿了一块大画布挂在了对着门的墙上,画布上有画,有字,两边各有一条对联。左联是祖德宗功千载泽,右联是子承孙继万年春。我问爸爸:“这是什么呀,我怎么没有见过?”爸爸说:“这是家谱,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都要祭祖,你看家谱上写的都是我们韩家已逝去的亲人的名字。”我走近家谱一看,果然上面全是我们韩姓名字。爸爸接着又说:“那最上面的牌位就是我们的老祖先。就是他一代一代地把韩姓传下来的。”哦!
我明白了,原来韩姓家谱还挺庞大。奶奶和婶婶依次把水果、花糕、烧鸡、腊肉等端上了供桌,祭祀的用品就准备好了,那下一步就该伯伯、爸爸、叔叔到坟地里去请曾祖父、曾祖母回家来“过年”,女的是不能去的,这是那里习俗。
一会儿便听院子里响起“噼噼啪啪”的鞭炮声,我与妹妹赶快跑出看,原来是爸爸他们回来了,我使劲地想在他们身上搜寻特别的东西,可是什么也没有,咦!
他们是怎么请的曾祖父曾祖母的。这时只见爸爸他们兄弟三个直接进了堂屋,来到供桌前,叔叔点了一把香插进了香炉,又烧了些纸钱。然后,他们对着家谱跑拜起来,他们是那么严肃。我看了心里直想笑,看着妈妈用眼睛瞪我,我终于忍住了。祭祖仪式在鞭炮声中停止。接下来就是让祖先们慢慢“享受”供桌上的美味。
正月初二是送走祖先们的日子。爸爸他们兄弟三个照样是烧香、跑拜、烧纸,在鞭炮声中到坟地把曾祖父、曾祖母“送”回去。叔叔他们回到家来便把家谱、祭品全都收走,整个祭祖过程便完了。
“清明前后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我独自坐在窗前,望着清明节灰暗的天空,看着那绿叶底下渗进土里的残露。映入眼帘的这一切朦胧了视野,也朦胧了人心。它们像在诉说无尽的悲伤与愁绪。
在这一天,天空中荡漾着悲伤,灰色的雾气混进清晨的阳光,闻起来像干冰,凉得人好想哭。我和爷爷奶奶来到山上的墓地。乡下的山到处盛开着鲜红的杜鹃花,像是用鲜血染了色。也许远在天堂的亲人知道我们要来看他们了,就变成了杜鹃来昭示我们吧!
走到坟前,爷爷一言不发,抡起肩上的那把锄头就向坟头上周围的野草砸去。奶奶一面看着爷爷,一面在坟前摆放祭品。我站在一旁,望着那一柱点燃的香一点一点地变短,它就好像点燃了人们心底的哀思。
爷爷锄完草,随后便从袋子里拿出厚厚一打冥币,掏出打火机就点。跳动的火舌蔓延到纸上,贪婪地舔着,很快冥币便化成灰烬被风卷起,在空中化开,就像当年亲人离我们而去一样,那么迅速又那么突然。
做完这一切,爷爷朝一块地方蹲下,像去年一样抽起闷烟。密密麻麻的皱纹爬满了爷爷的脸,连那唯一富有活力的眼睛也缺少了生机,银灰色的烟雾向着爷爷的嘴外泄出,徐徐升向空中,过程漫长却诠释无限的苦闷。
已是傍晚时分,我跟随着爷爷奶奶回家。在车上我看见爷爷一脸忧伤的样子,几次想劝,可想起爷爷的性格,刚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。
爷爷,我知道您在怀念您的父母,理解您忧伤的心情。但您不必过于伤心,逝者已经安息,生者应该保重。我们这些后代人健健康康生活着,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!
又是一年清明节,我们早早的坐着车回了老家,买好了黄表纸和纸钱,来到了祖坟。
来的祖坟后,我发现这里的风景很美,犹如人间仙境一般:在祖坟前的一片片土地上,种满了绿油油的麦苗,在坟头与坟头之间的土地上长满了嫩汪汪的枸杞苗,在对面河畔上,一丛丛金灿灿的油菜花显得生机盎然,显示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。
下了河堤后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坟头高高的新坟,那是我爷爷的坟,他去世已经一年多了,奶奶每每提到爷爷都要大哭一场,这一次要不是答应她过几天再让她去看一看,她一定会跟着我们去,拦都拦不住。
我和爸爸先把纸和纸钱分好,然后在每一个坟上都放了一些,我和爸爸给爷爷点着了纸钱,让他知道,然后我就用铁锨把土一点一点添在爷爷的坟上,妈妈摘枸杞苗,爸爸到每一个坟上去点纸钱,一时间白烟四起。
趁着用棍子拨纸钱的空,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的祖坟,发现有一些坟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添,已经差不多没有踪迹了,只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一点的小土坡表示它还存在,而爸爸现在的工作就是在给这些坟添土,希望以后谁要是来了,没有什么事情,有空闲的时间,可以给这些坟添一添土,算是积一点德。
过了一会儿,爸爸和妈妈已经摘过了枸杞苗,我一看,竟然有满满的两大袋子,这一次来,我们不仅祭祖了,而且还摘野菜了,一举两得,还欣赏了沿河美丽的风光,并且放松了心情,增长了知识,真可谓是收获颇丰,希望以后能够多到老家来几趟。
这一次来,我也下定了决心,以后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光宗耀祖,把祖坟修得又大又漂亮,让先人们为我而骄傲!
又是一年清明节,我们早早的坐着车回了老家,买好了黄表纸和纸钱,来到了祖坟。
来的祖坟后,我发现那里的风景很美,犹如人间仙境一般:在祖坟前的一片片土地上,种满了绿油油的麦苗,在坟头与坟头之间的土地上长满了嫩汪汪的枸杞苗,在对面河畔上,一丛丛金灿灿的油菜花显得生机盎然,显示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。
下了河堤后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坟头高高的新坟,那是我爷爷的坟,他去世已经一年多了,奶奶每每提到爷爷都要大哭一场,这一次要不是答应她过几天再让她去看一看,她必须会跟着我们去,拦都拦不住。
我和爸爸先把纸和纸钱分好,然后在每一个坟上都放了一些,我和爸爸给爷爷点着了纸钱,让他明白,然后我就用铁锨把土一点一点添在爷爷的坟上,妈妈摘枸杞苗,爸爸到每一个坟上去点纸钱,一时间白烟四起。
趁着用棍子拨纸钱的空,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的祖坟,发现有一些坟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添,已经差不多没有踪迹了,仅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一点的小土坡表示它还存在,而爸爸此刻的工作就是在给这些坟添土,期望以后谁要是来了,没有什么事情,有空闲的时间,能够给这些坟添一添土,算是积一点德。
过了一会儿,爸爸和妈妈已经摘过了枸杞苗,我一看,竟然有满满的两大袋子,这一次来,我们不仅仅祭祖了,并且还摘野菜了,一举两得,还欣赏了沿河美丽的风光,并且放松了心境,增长了知识,真可谓是收获颇丰,期望以后能够多到老家来几趟。
这一次来,我也下定了决心,以后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光宗耀祖,把祖坟修得又大又漂亮,让先人们为我而骄傲!
上课的时候,时不时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响,响声非常刺耳,会不会吵醒安睡的灵魂?应该不会吧,记得以前自己去祭祖的时候,在鞭炮声中就特别安静,觉得这一切特别神圣。
有些人,我从来没有见过,但在他的墓前,我仍然觉得非常熟悉。没有见过,却依旧想念,或许这就是亲情吧!烧纸钱的时候,我会偷偷地许下一个心愿,然后调皮地笑笑,以为他听得到。纸灰满天飞,飞得好高好高,长辈们告诉我那是他显灵了,我信以为真,以为他就在我的身旁,只是我们都看不到。
现在呢?我不可能站在他的墓前再许下心愿了,我只能坐在教室里默默地忏悔,然后再许下心愿。现在的感觉不只是神圣了,因为多了一份沉重,或许是因为长大了,懂得了失去是再也得不到。
我的悲伤,他看不见也感觉不到,可活的人却可以知道。
我们总是习惯将自己的爱在心底隐藏,然后等到他不在的时候才知道后悔,才觉得不应该隐藏,因为人需要坦诚相待。
我们总容易看到离开的人的好,却看不到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,然后轻而易举地伤害身边的人,无尽地追忆离开的人,只有当身边的人也离开的时候才知道后悔,后悔自己的不懂事和不懂得珍惜。
人为什么总是要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呢?为什么总是不懂得发现身边的一切美好呢?
失去了,要怎样去找回?找回了,我们又会怎样?找回的美好已经不完美了,因为它的身上有了伤疤,可我们却总是在看到伤疤的时候才会去真正地在意和珍惜。
这,也许是人的本性吧!
失去,我试不再让它充满遗憾,好好的珍惜现在的一切,不要等到一切再走远的时候才大声的喊“不要离开”。
清明节,我没有去祭祖,可想念依旧还在。
清明节前两天,爸爸决定带我回乡扫墓
祭祖。我听了这个决定后,既高兴,又好奇,终于可以知道扫墓是怎么回事儿了。以前每次回老家,爸爸都要去给太奶扫墓,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时候,爸爸、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去,他们告诉我说,等我长大了再带我去。今年我已经十岁了,终于可以去扫墓祭祖了。
在扫墓前,爸爸带我去商店买了几捆大黄纸和一些大宝纸,爸爸教我叠大宝,我们一共叠了4方便袋元宝。奶奶告诉爸爸说今年好填坟,爸爸又准备了一把铁锹。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扫墓祭祖的禁忌,比如到了墓地要严肃,不要乱说话,能帮他干点就帮他,不能看着就行。
扫墓那天,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,春风和煦,爸爸领着我,20多分钟就到了墓地,这是一块公共墓地,方圆近10公里,附近这十个村子的人老了,都葬在这里。我家的祖坟有四个,坟上都长着很高的蒿草,每座坟头上还有一块砖头,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,每个坟上都填了点,然后就拿出四张大黄纸,每个坟头上都用砖头压上一张。接着爸爸告诉我每个坟都应该怎么称呼,烧纸要按辈份高低顺序烧,辈份最高的先烧。我也拿着一根事先准备好的棍子帮爸爸烧。在太奶奶的坟前,爸爸问我:“还记得你太奶吗?”我说:“记得!”爸爸听了之后说:“那你就给你太奶多烧点吧!”
烧完纸之后,我和爸爸就往回走,路边的杨树正泛着新绿,田地里也热闹了起来,农民开始整地准备春耕,“清明忙种麦,谷雨种大田”,爸爸跟我说,“你看,多应节气啊,大家都忙起来了,到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儿!”
清明节扫墓祭祖,我学到了许多知识,并且还知道了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写的《清明》,这首诗让我想起今年清明节和家里人一起回老家给爷爷上坟的情形。
4月5日一早,我和爸爸、妈妈、奶奶、叔叔一起,我爸爸开车,准备走的时候,发现早晨好大的雾,我爸爸小心翼翼地开着车,车外什么也看不见,车子开到通江大道的时候,雾慢慢散去了,我向车窗外看去,油菜花在田野里盛开了,金黄色,一大片、一大片,非常壮观,勤劳的蜜蜂也在忙着采花粉,不时有蜜蜂飞到车子前面的玻璃上,留下一道一道的痕迹。
中途我爸爸和叔叔下车,买了准备给我爷爷上坟用的纸和鞭炮,快到11点的时候,我们到了我爷爷安葬的地方,车子不能够开过去,我爸爸把车子停在一户人家门口。因为昨天老家下了一天的雨,山里的泥路还没有来得及干,我只走了几步,漂亮的白运动鞋就已脏了,我非常心疼,但没有办法,只有继续往前走,不一会,我们大家到了我爷爷的坟前,爸爸和叔叔拿出刚才买的草纸,在爷爷的坟前烧起来,爸爸也要我给爷爷烧纸,我开始的时候,只是一张、一张地烧,后来我胆子也大了,也像大人们一样,大把、大把地烧了,最后我在爷爷的坟前磕了3个头,爸爸和叔叔又到其他的亲戚坟前也烧了纸,最后所有的纸都烧完了,爸爸和叔叔开始点燃了鞭炮,我们就离开了坟山。
中午我们在老家的亲戚家吃好饭,和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到镇上,买了一些土特产,就回来了。
爸爸说,以后每年的清明都要回老家给爷爷上坟,我期待着,明年的清明早点到来。
“妈妈,你知不知道我们陈家的祖先是谁啊?”我问妈妈。妈妈想都不想就说:“不知道,你们陈家不关我的事。”我急忙说:“哎呀,我的意思就是——我的祖先里有没有姓陈的名人哦?”“有倒是有,不过不多的。”她说。“那你找找嘛!”我求她了。
于是,她翻开《上下五千年》找来找去。“没有哎,我找不到。”她叹了口气,“姓陈的,我还真没啥印象呀!”我失望地离开了妈妈的房间,心想:现在姓陈的人很多嘛,以前应该也挺多的呀,难道就没几个出名的嘛!”
去奶奶家的时候,我去问奶奶:“你知不知道你爷爷叫什么?”“知道啊!我爷爷叫姚岩负。”“那你还记得他的事吗?”“他吐痰都用扇子拍着肩膀,总是咳咳咳的。”奶奶慢吞吞地说道。老师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先,可这“老人咳”让我没什么好写的。我觉得奶奶说话像挤牙膏一样,总之,觉得跟老人说话挺累的,因为他们有很多不懂的地方,问了也是白问。
回家的路上,我对妈妈说,说不定我的祖先就是“武则天”。妈妈说:“你做美梦呗你,还武则天!我看你是不是想当女皇帝哦!”我又说: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武则天的后代?说不定武则天的后代改姓陈了呢?因为我喜欢我的祖先名气大点儿,武则天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,如果是她的后代我就可以去炫耀炫耀了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……”每年的清明时节,人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的古诗,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。今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,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回乡下去祭祖。
回到乡下,我们吃完早餐后,还顾不上休息,就拿着所有拜祭的东西,便一起上山祭祖去。
大约走一小时,我们来到拜祭先人的地方。但一眼看去,山上到处是杂草和小树。于是大家都放下东西,叔叔拿着镰刀把那些杂草割掉,爸爸和爷爷则拿起锄头使劲地锄,把那些小树和杂草连根铲掉,我和妈妈也卷起袖子把杂草一根根地拔掉。大家分工合作,使劲地干起来,大约过一个小时,终于把杂草都清理干净。接着爸爸和爷爷铲很多草皮,我们轮流把草皮放到山坟上,把山坟弄好,然后放上拜山纸,最后用草皮压着,总算搞好。接下来就是拜祭,我们把祭品放在坟前,爷爷拿出蜡烛和香点着然后分给我们,让我们分别磕头拜祭,然后把香和蜡烛插在坟前,我们还把许多的纸钱放在蜡烛上,用火点燃,让祖先也用得上钱。妈妈一边拜祭一边喃喃地说:“祖先啊!你一定要保佑珺珺的学习进步,还得我们全家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。”接着爸爸放一串大的鞭炮。祭拜完后,爷爷他们灭火,把一切都整理好后,我们就提着篮子下山。
壮族称祖先神灵为“公裔”,崇拜至诚,特别是对被认为英雄的祖先,尊崇尤甚。
1。莫一大王。传说能呼风雨、驱鬼神、敌盗寇、护百姓的英雄祖先。许多地方,尤其是广西西北地区,不仅有莫一大王庙,而且家家神龛供奉莫一大王为“真正尊神”,长年香火不断。祭祀礼仪有三年一庆愿,五年二庆愿,十年一还愿。庆愿还愿均须宰杀猪牛鸡鸭献祭,并请师公诵经数昼夜,耗费甚巨,称为“大秀火”。无力承担这笔费用的,可于腊月做“烧腊”祭祷,向莫一大王表示力不从心,以求宽恕。除莫一大王外,还有莫二、莫三、莫四、莫五等大王和黄九公等,都被认为是壮族的英雄祖神。
2。家祖。每家正厅必设神龛,奉祀祖先以及灶王诸神。祖先名用大字写在一张红纸的中间,其他诸神用小字低一格列于两旁。春节和鬼节为一年中最大的两次祭祖活动。除夕,净扫门庭,烧茶冲米花糖迎接祖先神灵回家。大年初一早晨,互相串门给各家祖先酌酒作揖,共贺新春。初二送祖,亲戚来客必带供品,向祖先神位进香。年初一至十五,神台前供物不断。晨昏三叩首,早晚三柱香。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,要过“躲鬼节”。传说农历七月初七地狱里的鬼都出来觅食,其中恶鬼作祟,为害甚烈。所以道绝行人,家家闭门躲鬼,在家祭祀鬼神。农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祭祖坟。届时在墓前供献五色糯米饭,在坟头遍插纸钱。
很多人都认为佛是神圣的,能扭转乾坤的,能让人摆脱苦难的在世主宰。每个人心里都在不停地想怎样才能让佛帮助自己;爱财心切的人放下了自己手上有意义的事不做整天求佛;年轻人放下自己的青春时光在街道上行吃……这样的现象是不鲜奇的,我想说的是:大多数人都误解了“佛”。
上个星期,我家全体人员出发去扫墓——祭拜祖宗。那些祖宗墓离家很远,整个过程都是行走,爬山要爬几座山。在那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时我心在想为什么要去?为什么要埋在这么远?脑袋里全都是疑问号,此时我听到心跳的声音,呼气加速,正往山顶爬去,希望快点到山顶,这便能歇一会。
转眼自己脸上满是汗水,却露出了轻易般的笑容,松了口气,瞧另一个山望去喝了口水躺了下来。眼睛望着蔚蓝的天空,心里突然有一种成就感引诱我非到祖宗墓不可。爸妈们坐在我不远的地平上,见我站了起来便说:“我们又出发吧!”
离开原地后,我的心里不再有之前的那么多疑问号了,反而觉得扫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它能锻炼人的体质,磨练人的心志,使人在挫折面前不跌到,有一种勇于与苦难做斗争的精神。
“风水”很多人都相信,我让为祖宗墓最好的是在山外山那边,崎岖的山路,美丽的山景,耸高的山峰;就好比人的目标一样不能定在最近,也不定在很远,适中就好。
“爸爸,我们的祖先是个怎样的人呐?你给我说说其中一个吧!”中午吃完饭,我闲着无聊,为了寻点趣,便与爸爸聊起了祖先。
“祖先啊!”爸爸迟疑了一会儿说,“那就谈谈我的爷爷吧!”我洗耳恭听,不想错过一点一滴。爸爸郑重地说:“我非常喜欢我的爷爷,他曾经是个渔夫,抓到好的鱼时都会给我吃。我还非常佩服他,他的手可巧了,家里有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。那时没什么玩具,爷爷就用白鱼骨为我做了一只鸽子,这“鱼骨鸽子”是多么的珍贵啊,我天天围着它,睡觉也离不开它。”
我趁着爸爸停顿的间隙插进了一句话,“怪不得小爷爷、爷爷、哥哥,他们的手都那么巧,原来是基因遗传啊!”爸爸瞪大了眼睛,往后一仰说:“那是!”“那有可能到我这儿巧手基因就消弱了,我的手一点儿也不巧。”我很沮丧,爸爸赶紧安慰我:“那没有,你还可以的!”
爸爸坐直了身子,“现在切入正题,还有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,就是一次学校航模比赛,爷爷替我做了一个金鱼风筝,让我带去比赛,居然得了一等奖!你看我爷爷的手该有多巧啊!”
我们整整聊了三十多分钟,我已经更多地了解了爸爸的爷爷——一位心灵手巧的祖先。这次谈话像“历史报告单”一般,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。
童年,就像一块巧克力,有苦也有甜;童年,就像一本日记本,用稚拙的字迹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;童年,还像一个百宝匣,装着我们的一件件“宝物”。在这一件件“宝物”里面,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我童年做的那件傻事了。
记得有一次,妈妈说要带我去祭拜祖先。那是我第一次跟着妈妈去祭拜祖先,因此我格外兴奋。到了祭拜祖先的地方,我看见供桌上有许多好吃的糕点,便将手伸过去想抓一块来吃。妈妈连忙拉住我的手,说:“不能拿!这是给祖先吃的,如果你吃了,那祖先不就没有东西吃了吗?”我只好点了点头,将快要滴出来的口水咽了回去。大人们点上蜡烛,准备祭拜祖先。当时我还小,认为只有生日的时候才会点蜡烛。于是,当所有人都一脸严肃地祭拜时,我便兀自面带笑容地唱起了《生日快乐》。所有人齐刷刷诧异地看向我,空气凝固了几秒钟,只有我天真的童音回响着。突然,所有人哈哈大笑起来,又连忙捂住嘴,生怕被祖先听到。最后,妈妈在仪式结束后连拖带拽地拉着我“逃离”现场。出来以后,我还不停地盘问妈妈什么时候和祖先一起切蛋糕吃……
童年一去不返了,祭拜时唱生日歌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,但我会将它们放在我童年的匣子里,永远地珍藏它们,让它们成为我最美的回忆。
在我们老家潮汕,有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习俗——清明祭祖。这个清明祭,比起春节元宵等节日来,虽然没那么隆重,但从人们对这个节日的'虔诚和重视的意义上,却远远超过春节。
到了清明节,无论是在天南海北奔波的人,无论有多忙,是一定要日夜兼程,赶回老家,或者在祖宗坟头添把土,或者在祖坟前磕个头,烧一炷香,放一挂炮,燃一些纸钱,供奉一些果品美食等,或者将族人集聚于祠堂,或者一表对先辈的缅怀与孝敬,或者由德高望重的族长率领,追溯祖宗的功绩,或者训导后生,立志奋发图强。
在众多家乡的祠堂里,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们陈家祠堂大厅里,正前方匾额上刻着的两行显赫的大字: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
起先,我对这句话不懂,就问我爷爷,爷爷说:这是老子《道德经》里的话。第一句是教育我们陈家的后生,要立志建功立业,要坚韧不拔。
“那第二句呢?”我问。
爷爷说:“一旦确立了奋斗的目标,就要坚持不懈,永远不要朝三暮四。”
“啊!是这个意思?”
“是啊。”
“那最后一句就是讲祭祀祖宗的吧?”我又问。
爷爷抚摸着我的头,意味深长地说:“这里面的意思就更深远了。它是说,一个人一辈子要达到的最高目标,就是说,我们陈家的后人,要尽心尽力,为列祖列宗争光,为自己一生创造辉煌。这样,子子孙孙都会记住你,永远都会祭祀不停止啊!”
啊!原来清明祭不只是做个样子,走个形式,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追忆先辈功绩,教育晚辈力争上游,不负人生的一个优良传统。我们应该永远传承下去。
晚上,在家整理东西时,我翻出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。爸爸见了说,那是我的祖先,他就给我讲起了祖先的故事。
我的祖先(我爸爸的爷爷)是一家轮船公司财务部部长。他瘦瘦的、高高的,不爱笑,看上去很威严。头发三七分,梳理得很整齐,油亮油亮的,泛着光。他总是穿着一件青布长衫,一双黑色的布鞋,头上带着一顶白边的黑帽子。
他多才多艺,会拉一手好二胡,还会把算盘放在头顶上打,手指头特别灵活,别人三个小时算的账,他两个小时就算完了,而且又精准。休息时,他总闭上眼睛,摇头晃脑地拉二胡,还自得其乐地哼唱几句。
我的祖先在造船厂一向很光荣。造船厂的老板说他字写得很好,一些重要的文件,总是让他在上面代签。爸爸还说了他的英雄事迹呢。一次,一艘载满乘客的轮船开往上海,途中遇到了台风,船剧烈地摇晃起来。他为了救船上的乘客和大量的物资,差点溺水身亡,幸亏一位救生员把他救了上来。事后,老板为了奖励他,准备带他去台湾创业,说要分一半的资产给他,但是他却拒绝了。他说家里子女很多,需要照顾,再说根在这里,不想离开故乡。老板一气之下,把他给辞退了。从此以后,他就开始自己创业,创办了一家小的轮船公司,可不久他得了胃癌,去世了。轮船公司也转给了朋友。
想不到,我的祖先这么能干。不过,我也觉得惋惜:他要是把那家小轮船公司留给自家后代,该多好啊!我对爸爸说,要是他当时去了台湾,那我可能也就成了台湾人了,就可以见到周杰伦这些大明星了呢!
空中飘着朦朦细雨,我们一路沉默,走在祭祖扫墓的路上,没有欢笑,没有交谈,只有宁静,只有庄严与肃穆,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爷爷的敬畏,我们也无心欣赏这田园风光,只管赶着路,好送去我们虔诚的祝福。
来到墓前,只见已荒草萋萋,唯坟前的两棵青松依然挺立其中,于是我们一路人合力将这些“猖狂”的小草连根拔起。待除草行动结束后,我们开始默哀,在心中表达对先辈的祝福,这雨如同我们心中的泪水,连绵不断,猛烈而又不失柔和。悲痛而又不失庄重。听爸爸讲着爷爷生前的不凡事迹,心中不禁多了几分神圣和敬仰,他就如同这墓前青松,挺立在山上,挺立在我们的心中。我一边燃着火纸,一边回忆着与爷爷的美好的记忆,这雨真是催人泪下啊,脸上的水在流淌,让我不知是雨还是泪细雨绵绵思万起,观雨销愁愁更愁,爷爷,你在天堂还好吗?在上面别太节俭,您吃了一辈子苦也该享受一下了,我给您多烧点纸,要快乐哟!我含着泪,仰着天,送出一位孙子的心声,我也仿佛看到爷爷那双慈祥的眼睛。
一张张“纸钱”随着火光,随着风儿,随着空气,去往天国。我们在这香炉上香,握着三柱香,我感到沉甸甸的,在爷爷的墓前鞠了三躬,默默的为爷爷祈祷,说出自己内的心愿,将香插在香炉中我就像在用特殊的方式与爷爷交谈,他与我也好像只有一步之遥,我仿佛看到他慈祥的笑颜,听到他均匀的呼吸,就像在我的身旁,对,他一直在我的身旁,默默守护一家人从未离开。记得他曾在病床上说过,要永远扛起这个家,爷爷虽然走了,但对我的爱却没走,我的祈祷一定会随着我的无限思念而去。
一大清早,我便被门外的鞭炮声给吵醒了。今天是大年初三,到楼下便闻到一股香味。听爸爸妈妈说,吃完早饭后要上山祭祖。
我穿上了一双旧鞋,因为山上有泥。山路对我们城里的人来说是很不好走的。眼看就要快到了,但我看着前方,没看路,所以差点就摔倒了,幸好我左脚一踩实,嘿!没摔。
到了要祭祖的地方,爸爸从一个红色的袋子里拿出了两个垫子。妈妈又拿出一些纸钱,那边爷爷奶奶已经把火生好了。
爷爷和奶奶先跪在垫子上面,双手合起来,放在胸前,合上双眼,嘴巴里默念着什么。
爸爸妈妈在旁边也没闲着,一个人烧钱,一个人烧纸。爷爷奶奶祭拜完祖先后到爸爸妈妈祭拜了,爷爷在烧纸和纸钱,可奶奶去哪里了?
我望了望四周,没有奶奶的身影,却看见了许多和我们一样来祭拜祖先的人。天空上又多了几丛烟。
到了我和妹妹祭拜祖先了,我把我现在想和祖先们说的话都在心里与他们说了一遍。最后祝他们永远开心快乐。
我拜完祖先后,跟着一串脚印走了过去,不久便看到了奶奶。我问奶奶在干嘛,奶奶说她在祭拜她的爸爸妈妈。拜完后,我和奶奶一起去和他们汇合。
该下山了,我拉着妈妈的手,一边走,一边向四处张望,别的人还在祭拜祖先,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不一样。到处灰蒙蒙的。
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来祭拜祖先啊?妈妈没说话,难道她没听见?我想只有今天才能与祖先们见面吧!妈妈看着前面的路,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,我长大就知道了。
太阳这时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,可能是祖先们收到我们给予的祝福了吧……
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可真漫长,原本打算带我去云南的爸爸妈妈,因为工作关系没时间,所以我们美好的计划泡汤了!不过,我们虽然没出远门,但是为了给太姥姥和太老爷扫墓,我们一家和姨一家还有姥姥、姥爷八个人来到龙岩——扫墓。
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,我们“千里迢迢”来到龙岩,找了家旅馆休息了两天,第二天下午,我们来到了一座荒山扫墓。龙岩近几年来因为下大雨,山坡上的泥土都被淋湿了,所以造成了很严重的泥石流,山上所有的楼梯都被冲走了,山上一片“惨象”。
上山的泥土很滑,我一步三回头,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山。到了墓前,大家就开始各忙各的了。姥爷是家里唯一的儿子,其余的都是年迈的女儿,所以,这次扫墓的内容都是姥爷一手准备的。卤猪头、酒、饮料、馅饼……都纷纷摆在地上,刹那间,墓前呈现出了一片“繁荣”的景象……
“咦?这是什么味道啊?超难闻!”姐姐在一旁开始大叫起来。只闻见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,我赶忙向后退了几步,这才发现烧香了。“过来啊,拜天地!”我拿着三支香,朝天拜了拜,有朝墓拜了拜,这转来转去的,可把我累得够呛!
紧接着,我们燃起了火堆,把成堆成堆的寿衣、鞋子和香烟都扔进了火堆,妈妈说:那些东西都是给地下的太姥姥、太姥爷穿的,为的是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好好生活。
下山了,我们一大家子31个人来到了天马饭店,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,那顿我吃了很多,因为很多人在一起吃饭——很香。
终于要回家了,一路上,我一直想: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啊,一转眼,一辈子就这样就这样结束了。所以,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,不要等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来后悔。
我曾听过这样一首歌:“老祖先酿的酒/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/老祖先酿的酒/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……有一天老祖先对苍天说/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/有一天老祖先对大地说/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。”歌词十分简单,我却分明听出了几分沉重与无奈。
“老祖先酿的酒,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。”曾经,我们的地球是多么荒凉,一如天宇中的其他星球。然而,或许正是因为造化的恩宠,随着亿万年岁月的积淀,我们的世界开始变得充满生机——头顶,是高远的天空;脚下,是厚实的土地;地壳中,静静孕育着各种丰富的矿藏;原野上,不时掠过串串矫健的身姿……这丰富、美好、充满希望的一切,便是“老祖先”为我们酿造的一碗甘甜、醇厚的美酒。
“老祖先酿的酒,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。”是啊,面对如此丰厚的馈赠,子子孙孙自然应该共享。于是,我们中的许多人大大方方地向“老祖先”摊开了“索取”的手——大面积、低效率地利用矿藏;不考虑后果地过度开采地下水;只顾眼前利益,大量砍伐森林……
“索取”之后,他们似乎也会想起“回报”。但是请看,他们“回报”的又是什么?是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、废气和废渣!
面对如此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,终于有一天,“老祖先”也无奈地发出了“我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”的叹息。
这个时候,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世界,你会发现:许多刚经过浅层开采就被弃置一边的高质矿床正在受到严重破坏;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已引起了地面的逐步下沉;疯狂地乱砍滥伐不仅破坏了森林,伤害了动物,更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健康……
又是一年清明节。我和爸爸一起,缓步来到祖先的坟前。
荒草凄凄,一个个灰土色的坟包紧挨着,在略带寒意的春风中,默默地静卧着,好像在等待着什么。父亲领我来到它们面前,挨个告诉我它们都是谁,是哪一代的人,更多的名字,连父亲也叫不上了。只是知道,他们是我们老孙家的祖先。
看着这些灰色的坟墓,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,听说东港有一个姓操的人,竟然说自己是曹操的后代,还说出了个理由:说当年魏国在灭亡之后,司马家族狂杀曹操的后代,所以他们的祖先只好改姓操了。这,也许是他为了跟曹操套近乎编出来的故事,但现在的人都争当名人的后代,也成了一种时尚。
“爸爸”,我轻声问道:“我们家是不是孙权的后代?”爸爸摇摇头,“当然不是了。”是啊,怎么可能呢,孙权乃吴国国君,智勇双全,英勇无比,我很敬佩他。当年刘备派八十万大军,猛攻东吴。危机时刻,他依然冷静思考对策,派陆逊、吕蒙迎接,击败刘备大军,保住了吴国。
“呼呼……”爸爸已经把纸点燃了,缕缕青烟,伴着我们的思念,飞向祖先的坟头。这烟雾,或许是当年孙权亲身点燃的狼烟,烟雾中是他依稀的身影,正皱着眉头,沉着地排兵布阵,指挥作战,只见他,“羽扇纶巾,雄姿英发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
渐渐的,火灭了,烟散了。祖先的坟墓又清晰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。我凝视着祖先的坟墓,对,我的祖先们都是孙权的后代,他们的辛劳、他们的汗水、他们的智慧,伴着他们的尸骸,无声地躺在这灰色的墓地里,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,花开花落……
这个讲座主要忿为三部忿:(1)人为什么各吥相同(2)人类从哪里来(3)人又如何到了世界各地。
要忿析人类的起源侑茤条蕗径,例如:考古学、语言学、历史学、人类学、和遗传学等方法……而这个讲座则是利用遗传学来说明人各吥相同的原因的。
令我感到惊讶的是,人们吥同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基因的突变而造成的,在遗传的过程中,毎一仟碱基中就会侑一个发玍变异,而总共侑30亿个碱基,所以毎个人的都是吥一样的。
通过对猿人的化石进行研究,莪们发现“直立人”离莪们现代人最为接近,也就是说,莪们现代人是由直立人进化而来的。那莪们东亚的现代人又是哪里来的呢,也就是说,现代人是怎样忿布全球的呢?侑两种假说,茤地区起源说和奜洲起源说。
所谓茤地区起源说,就是直立人于100到200万年前迁徙到了世界各地,然诟于10倒20万年前进化为现代人。另一种假说则认为只侑奜洲的直立人成功的进化为了现代人。
科学家通过对各个国家人员的DNA样本得知奜洲起源说是真确的。可是又侑人认为可螚还是侑少粮的直立人成功的迁徙到了其他地域,并参杂在了现代人中。可是结果显示这个价说是错误的。于是莪们明白了人类从何而来。
那么,现代人是怎么来到东亚的呢?是从南昘还是从丠昘来到东亚的?经过DNA的父系遗传碱基,莪们发现相对丠昘而言,南昘的变异更茤,种类更茤,且更力O的古老。科学家们又发现,丠昘的现代人是从南昘演变而来的。所以综上所述,莪们可以得知现代人是在大约3到4万年从南昘进入东亚的。
看了这次的的漫游星空的讲座,莪的收获颇茤。同时莪也开始对玍物这门学科产玍了浓厚的兴趣,莪很喜欢这次的这个讲座。
老师让我们调查自己的祖先,我对此还是挺有兴趣的,一回家就问了爸爸妈妈,可爸爸妈妈都说不知道,说清明节扫墓时帮忙问一下长辈。于是我不再问了,睡觉去了。
可睡觉前我又开始想念起了我的祖先:我的祖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?要是他们都中有位名人就好了,那样就可以借他去炫耀了。听说明清之际,有位思想家叫陈确,是不是我的祖先?虽然是海宁的,不过他后人搬到温州也说不定呢。不过我又马上想到,我的老家在山上,虽然也有大大小小几个乡镇,可怎么看也都是新建不久的,几百年前应该没多少人住吧。一直都住在这山角落里的,有什么出息的大人物不大可能啊。所以我失望了,不过也有可能,是什么高人在此隐居了呢?或许有可能,可只有很少的几率吧。
清明时节,我去扫墓,问了大伯,可大伯却说:“没有什么出名的人,我们的祖宗都是很平凡的人。”我一听就失望了。祖宗啊!您整天砍柴做饭,无忧无虑过了一生,您倒是轻松了,我这作文可就写不出来了,我失望了,看来只能指望妈妈的祖先了。
去妈妈那边为先人扫墓的时候,我问了大舅舅,可大舅舅也说不清楚,说好像是没什么名人。我又去问外公,外公却只说原来他也不姓麻,姓董,只是他被亲生父亲送给麻姓的人家,其他的就不知道了。我又失望了,唯一想到的就是我外公是开药店的,全村方圆几十里就外公一家药店,他又说没读过医学。这技术、知识肯定不会自己跑来,那时候,周边都没有药店,更别说医学学校了,我猜测我妈妈的祖先可能真的是位医生或者药师,那肯定是位受人尊敬的名医,这样的话,我妈妈的祖先在那时也算是个名人吧!我自我安慰。
也可能我的祖上真的没有什么名人。为什么我非要在祖先里找个名人出来呢?做个平凡的人,悠闲地过一辈子,难道不是幸福?我的祖先能把生命的“接力棒”一辈一辈传到我这里,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。
为了了解我的祖先,星期六,我特意去老家看了宗谱。
走在乡村的路上,远远地望见了一抹红砖黑瓦——那就是放宗谱的祠堂。闻着泥土的芬芳,我心里又激动又欣喜。心儿仿佛已经飞到那里似的:祠堂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藏着多少祖辈的故事呢?
结果,给我泼了一盆冷水。祠堂的大门锁着!没办法,我只好回去,去问爷爷了,我想知道的但愿爷爷都能讲啊!我有点小失望,往家走。
老家,我开始采访爷爷。
爷爷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,答应了。老人家坐在安乐椅上,点了一支烟。烟雾像若隐若现的黑龙一样盘旋在我周围……
等了许久,他悠悠的开口了,“我们应该是从清代开始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吧。我们世世辈辈都是种田人,安分守己地过日子。日本鬼子来了,到处抓壮丁,祖先不愿意被抓,鬼子来后就翻墙逃走,心惊胆战地过了几年……”
“这不可能吧!?”我打断了爷爷的话,“这样都可以过几年?”这些情节像是电视剧里才有,我一脸的不相信。爷爷笑盈盈地回答:“谁知道呢?我是听我爸爸说的,更早远的事是我爸爸听我爸爸的爸爸说的。”
看我颇有兴趣,爷爷又说了一个故事:“咱们家也有名人呢!”
我一听,马上来劲了:“是谁?是谁啊!爷爷,你快说啊!”我开始撒娇了。爷爷神神秘秘地说:“小宝,你不总说自己数学好吗?我们家名人之一就是苏步青哦!他是平阳人,我们的族谱就在平阳,他也算是我们家族的祖辈吧。”爷爷又吸了口烟,把烟灭了,踩在脚下。这下,我信了,心里很自豪,不都是姓苏吗!我很憧憬:我长大会不会成为苏步青那样的数学家呢?
当我还在想听爷爷说些祖先的奇闻异事时,爷爷却笑了笑:“我这个老头子也就知道那么点儿,具体还要等清明节祠堂大门开了吧!到时候去祠堂吃摆酒,顺便带你看看宗谱哦!”我不满的嘟起了嘴:“可是星期一,我上学不能到慈湖来啊!”唉,进祠堂,还得盼下一个机会吧。
我急得团团转,真希望时间能倒流。
今天轮到我值日了。我的文章准备好了,但我名字中的三个字都不算过关。“胡”与“青”在字典里没找到,“逸”被任逸飞这个坏家伙说掉了。怎么办?临时改名字是不可能的,上网查找更是没有时间,询问他人成功率仅为0。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,我四肢生风地跑到柳老师的办公室求助。
柳老师正悠闲无比地上网冲浪,我立即两眼放光地奔了过去。柳老师听了我的求助信息,叫我把班上的《说文解字》扛来。看来柳老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,我总算松了口气,把《说文解字》抱来了,所幸无人指责我盗窃班级公物。
柳老师首先查“胡”。先查“古”无“胡”。再查“月”,亦无“胡”。我顿时从脚凉到了头发梢,看来柳老师走的路线与我一样,都是查部首,下面就应该下定论了。然而,柳老师却翻到了第一页。我吓了一跳,柳老师该不会是想从头开始挨个找吧?柳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担忧,解释道:“查查‘一‘部有没有‘青‘字。”我释然。结果还是没有。上课铃不懂事地响了起来,我只好先去上课了。
很快,又是一个下课,我不安地来到柳老师办公室。柳老师正查着她那本“古色古香”版的《说文解字注》——页内呈旧黄色,且繁体的字一个比一个怪异。突然,柳老师像是想起了什么,说:“‘胡‘在以前表示下巴上的肉,应查‘肉‘部。”在“肉”部区,我的眼睛急切地扫描着,心一阵乱跳。终于找到了!我们终于把隐居字典的“胡”字找到了!可惜,只见“胡”下面一大串疑似火星文的解释。柳老师灵机一动,去查简体字的那部字典,只见“胡”的解释为:牛□(找不到这字,只能用方框代替了)垂也,从肉,古声。哦,原来老祖先认为“胡”表示牛的下巴肉,真是不可思议。
经典语文学习对我的帮助不小。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姓在老祖先笔下所表达的意义。我爱经典语文学习。